百一其偉.藝術永存——記劉其偉辭世20周年特展      

    文/蕭瓊瑞

      劉其偉(1912-2002)是戰後台灣備受大眾喜愛和專家肯定的一位水彩畫家,其原因固然是作品本身的精湛與獨特,加上個人鮮明的生命特質與魅力;但另一個因素,則是1990年代之後,透過台北首都藝術中心以石印複製版畫所進行的介紹與推廣,成為廣為人知的藝術家。2022年,是劉其偉逝世20周年、也是一百一〇歲誕辰的紀念,首都藝術中心基於對劉老的崇敬與懷念,特在台南藝非凡美術館舉辦紀念特展,將多年來珍藏的劉老真蹟一次公開,分享喜愛劉其偉作品的觀眾與藏家。

    出生福建的劉其偉,是家中獨子,但出生不久,母親就過世,父親管教極嚴,又面臨生意失敗,欠下大筆債務;劉其偉9歲時便舉家移居日本橫濱,不幸又遭遇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全家面臨幾乎斷炊的困境。在無力升學的情形下,劉其偉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神戶英語神學院的學業,再以華僑身份報名官費留學考試,考取東京鐵道局教習所專門部電氣科,學習電力配電及送電工程。

    電氣科畢業後,為還公費,返回中國,任職天津「公大紗廠」,後又受聘廣東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系擔任助教,並結識杭州姑娘顧慧珍小姐,成為終生相守的患難夫婦。在中日戰爭的烽火中,舉家遷往雲南避難,劉其偉則投身軍旅,一直到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服務於台灣電力公司,也在偶然機緣下,到台北中山堂觀看一位工程師畫家香洪的展覽,兩人成為好友,也引領劉其偉進入水彩創作的生命歷程。那年,他已經是38歲的年紀。

    很快的時間裡,劉其偉的作品就開始在「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全省美展」)中獲得入選,並成為「中國水彩畫會」核心成員,更憑著他優異的外語能力和研究精神,譯著了台灣第一本較具系統的水彩畫教科書《水彩畫法》,為資訊匱乏的台灣50年代,提供了寶貴的繪畫工具書。

    此時,劉其偉也因外語能力,轉任美國海軍駐台基地工作,恰逢越戰爆發,自願前往越南支援,也因此激發了他水彩創作的第一個知名系列《中南半島》,越戰結束後個展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造成轟動;除了輕靈、流暢的風景速寫外,《動物系列》包括:水牛、斑馬、鳥類…..等,也開始成為他創作的重要題材。

    鳥類中的「婆憂鳥」是劉其偉創作中最廣為人知、也備受喜愛的代表作。作品背後是劉其偉幼年時祖母講給他聽的一個動人故事:「從前,有一個窮苦人家的小孩,在端午節時想吃粽子,但老祖母沒錢買米包粽子,只好用泥土做了一個假粽子來哄孫子開心。沒想到孫子卻把粽子吃了,不幸死了。傷心的老祖母日夜流淚、思念孫子。孫子就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小鳥,每到黃昏,就會停在門前的大樹上,不斷地啼叫『婆憂』、『婆憂』….。」這就是「婆憂鳥」的由來。

    劉其偉的生命走過患難,但親情、自然都是他永恆歌讚的主題、創作的動力。基於對人與大自然的喜愛,劉其偉也多次進行原住民族的人類學田野調查,並著作出版,包括:菲律賓、台灣蘭嶼及非洲、大洋洲等地;因此,在工程師、畫家之外,又多了一個人類學家與冒險家的身份;而人類學家與冒險家的經歷,也提供了畫家更多元、深刻的題材與視野。

    此次在台南藝非凡美術館的展出,作品跨越半世紀,從1970年屬於《二十四節氣》系列的〈立春〉,到生命最後一年(2002)的〈馬上威風〉及〈Love&Peace〉等,將近40件的作品,都是藝術家創作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一個終生以「愛」和「生態環保」為關懷的藝術家,用作品抒發情感,也用作品向世人吶喊;在他110歲冥誕、也是辭世20周年之際,睹藝思情,不禁興發「生命有限.藝術永恆」的深沈喟嘆。

▒ 主 辦|首都藝術中心

▒ 合 辦|藝非凡美術館

開幕活動   時間:2022.08.13 (六) 15:00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