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的野性/野性中的文明:許雨仁的當代水墨
2021.0409
文 / 林小溪【藝術家小檔案】
許雨仁,1951年出生於臺南佳里。1975年畢業於國立藝專。他在乎文化與傳統,以東方底蘊的水墨為媒材,卻不受限於既有筆法,大膽開創新局發展「細筆」、「粗筆」、「彩墨」等水墨書畫系列,創造嶄新面貌的當代水墨。
前言
今年邁入七十歲的許雨仁,活到了這把年紀,越來越懂得處在愜意裡生活———畫點畫、寫些字、散散步、吹吹海風、喝點小酒,看似簡單,但其實要活得簡單一點也不簡單,就像他自己說:「我花了很多時間才學會什麼是『空』」。許多的經歷在時而衝擊、時而緩慢的力道之下,慢慢堆砌成如今的他,是說起話來的悠悠、走起路來的翩翩,還有更多時候是眼神透露的灑脫,但就在你差點要落入心性倜儻的節奏裡,又會恍然的發現,原來所有的體悟都是來自生命中難以承載的情感,因為深刻的走過,才得以更加坦然的前行。也是一次次在深刻與坦然之間的流轉,他以水與墨徘徊抒發,如今回望,其累積出的厚度使他在當代水墨的領域以別具一格的姿態脫穎而出。
回歸「血地」
不太把情感依賴在人身上的許雨仁,彷彿帶著瀟灑走一回的態度遊戲人間,但卻在聊起與「家」的緣時,流露著難得深沉的情感。這也是為什麼去年褪下台北藝術大學教職的許雨仁,決定先回到出身地臺南佳里長住一段日子,這對於曾為了生活與創作在紐約、加州、夏威夷、北京繞了一圈,並長居臺北山芝的他,回歸曾養育他的文化與環境,並重新感受和原生家庭的關係,特別是和母親之間永遠無法割捨的緣與情,對他來說是精神上重要的歸根儀式。尤其父親多年前去世後,還有個九十幾歲的老母親能讓他持續盡份孝道,也知道一把年紀了依然是母親永遠的孩子,讓母親也持續覺得被孩子需要,是他所珍惜的緣分。世間上總有幾份情是聚散有時,但有另一份留著相同血脈的情則是一生的牽絆與責任,而許雨仁之於故鄉與母親,不曾分離的臍帶關係,讓他把佳里的稱作「血地」。
除了親情,就佳里的都市樣貌來說,還和他小時候長一模一樣的唯獨幾座百年廟宇,因為地方小,翻修的經費與機會少,反而保留了許多早期的景況,從題字、剪粘、交趾陶等工藝看佈局、構圖或滿滿的細節,這些匠師精神與技藝之最,使他尊敬傳統的態度始終不變;就自然環境來說,為了讓給文明發展而不斷變遷的地貌與海岸線,卻從不抵荒野力量的再生與蓬勃,亦使許雨仁崇敬自然的心靈堅定不移。回溯與「血地」的關係,便明白原來在他的當代水墨裡,有股不可撼動的強烈精神性,是來自時間汰換不了的傳統文化、文明無法超越的荒野力量,以及命中注定的情感與牽掛。「血地」將這一切以滴水穿石的力道刻劃在他生命裡,也留下對萬物景仰與謙虛的印記,這不會是在他豪放不羈的性格中能輕易瞥見的情感,但卻是這些滿溢在骨子裡的精神性驅動著血肉前進至今。
位在臺北山芝的工作室與住家離海不遠,喜歡自己獨處的許雨仁,也喜歡去潛水、吹吹海風。
位在佳里的百年廟宇金唐殿。金唐殿可見早期工藝之最,此作品刻劃著中國古典「乘龍快婿」。
拓荒的精神
總能清楚談論著自己創作觀點的許雨仁,很難想像從小就是個安靜幾乎不說話的孩子。別人以為的孤僻,卻是他享受的獨處,偶爾與朋友聚聚很好,但更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在那些不說話的時刻,都在有意無意之間感受著周遭的流動。
1971年進入國立藝專(水墨組)半年不到,他很快就知道無法被學校滿足,體制宛如了無生氣的輪迴,也因為這樣大一下學期有同學推薦他去彰化找李仲生,果真李仲生獨特的教學風格以及他談藝術史與自動性技法的觀點都吸引著許雨仁,在沒什麼經濟條件的學生時期,長達兩年的時間幾乎每週往返。除此之外,平常不想上課的日子,都在電影、跳舞、爬山、交女朋友中度過,也花了很多的時間大量閱讀、翻畫冊,去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美國新聞處逛展覽,繼續用自己的方法摸索對藝術最直覺的敏銳度與解讀能力。畢業之後抽到去金門當兵,當時金門還在「單打雙不打」的局勢裡,他看見承受不了壓力的新兵崩潰自殺,也看見為國家奉獻一輩子的老兵瘋癲反常,雖然活著卻行屍走肉一般的度日,這不是他第一次見到死亡,卻是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原來死亡近在咫尺。退伍之後則到建設公司上班,上班之餘拿作品去美國新聞處投稿、辦個展,也獲得了去美國交流的機會,這對八零年代臺灣的藝術氛圍來說,若想要成為藝術家,去一趟西方國家接受現代藝術的洗禮似乎是必經之路,接下來三年的紐約、一年的加州、兩年的夏威夷,中間斷斷續續往返臺灣,也經歷結婚生子,傳承了自己的血脈。在美國的日子藝術家仍是他不變的身份,也一樣喜歡到處看展覽、逛美術館、速記對藝術的種種想法,但為了生存與養家的責任,他同樣是貨運員、待過建築設計公司、從事珠寶業務,只能在零星的時間之餘畫畫,所以比起創作,他花了更多的時間在過生活。但另一方面來說,身處他鄉異地,血脈裡在不同文化情境之下所開啟感知的張力,以及長年記錄零碎想法的習慣,許雨仁總是有意識的體悟著人生百態,他也提到:「我待得越久,就越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東西不是自己的,只是我那時候對自我的要求太高,屬於我的東西太少,就一直不想完全投入創作。現在回想,我那時候把藝術的理想訂得太絕對了。」,或許藏在心底的想法沒有足夠的行動來證明,但這些過程不知不覺都在堆疊著他對萬物感知的厚度。
也不難看見,比起用被動、制式的方式來吸收新知,他更嚮往主動找尋能刺激想法與感官的事物來學習。不論「血地」帶給他的生命滋養、學生時期叛逆的累積、在異地打造唯我的感知能力,他的性格潛藏著極端的張力,使他能既敬重傳統又反叛於制式帶著拓荒的精神開創當代水墨的領域。
生命之所以存在
水墨這片疆土早已被歷史千年的河流開闢灌溉至今,能如何在當代繼續拓展新局?是許雨仁從學習藝術開始就不斷在思考的問題。藝術的領域不能只有傳承而缺少創新,歷史這古老又龐大的巨人乘載著當下為要使我們能持續茁壯,這是他一方面對傳統保持敬意,另一方面也意識到要突破既有筆法與技法的原因,進而有目標的去建構起屬於自己對水墨全新觀點的認識。但建構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如何在傳統的高度上青出於藍,如何為物質賦予不同意義進而逃離認知的框架,且此意義能透過創造的過程傳達個體獨一無二的內在精神。
許雨仁在八零年代的作品,與自小生長在純樸環境,成年後又身處西方大城市,在自然與工業、東方與西方之間拉鋸的生活情感經驗有關。當時他試圖以被視為西方媒材的油彩,與東方水墨的觀點技法交融,將油彩作渲染處理,筆觸濃烈而緊密,是有感於所謂的進步以劇烈的環境變遷犧牲交換而來,其畫面厚重的質感,傳達著生存於文明中的壓迫與焦慮,但事實上,總將一景一物作單一巨大的表現,尤其多半置於尺幅也巨大的畫布上,更多要喚醒的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一種強烈宣示,哪怕只是一朵小花都值得去奮力紀念。油畫發表的時間不算長,但此時期是他在追求精神性最好的破題,也在這個階段被香港漢雅軒的老闆張頌仁注意到,是許雨仁所提到的「一直到45歲(1996年)被漢雅軒簽下之後覺得才算是創作真正的開始」。
所謂「真正的開始」,就創作來說長年游牧的狀態對生命感悟、萬物觀照,再到史學、詩學、美學的探究與自我反思,其來回摩擦碰撞已漸漸累積出具厚度的哲學空間,同時,經歷幾年西方現代、當代藝術的洗禮,反而使他更清楚的知道唯有回溯自身血液裡繼承的文化與身份,才能使精神性透過吻合的形式與物質再現於作品內涵中。九零年代之後全然專注於水墨創作,開始將過往沉澱許久的零碎思考作重整,轉化為可見的形式運用,也開始更深入的研讀老莊等東方哲學思想。自此,許雨仁的畫面變了,變得更堅定同時輕盈自在,不再透過厚重的質感述說,不再有繪畫對象的主客題之分,而是退一步的在更宏觀的詮釋裡頌讚生命之於宇宙萬物彼此相生相惜的精神連結,也如同他將水墨轉化為「出生到入死」的象徵,從提筆沾墨如「生」,畫到墨盡筆乾如「死」,這都是他獻給創作的精神儀式,也倘若生命可以用許多種狀態來詮釋,那麼「留白」便是生命吐吶之間最無形卻也是最飽滿富有的傾訴,如此感受萬物流動細微變化的許雨仁,就這麼將日常中的觀察與感受———水流、光影、星辰等,化作斷點、斷線、斷面的筆法呼應,越發成熟的發展如今我們所熟悉「細筆」、「粗筆」、「彩墨」等系列。而這些過程未改變的是他嚮往「行萬里路」的實踐,例如2006年曾選擇到北京長住兩年,感受有別於臺灣的另一種中華文化,北京在氣候、經濟、政治、城鄉等條件比起臺灣都更加極端,但運轉在龐大體制中的小人物們日復一日辛勤勞動的身體,爭一口氣、糊一口飯吃的生存鬥志,其精神都讓他感到「在這樣的氣氛裡我自然而然喜歡畫畫」。也喜歡爬山、潛水,貼近自然,透過感官與身體的遊歷經驗,都是覺醒於主體意識最好的探索。當然也曾經歷過極深的哀痛,唯一的兒子在2007年底自我了結了生命,這多年後不避諱去分享的事實、能把生命看得如此坦然,是因為深刻的經歷與體悟才得以明白「傷痛是永遠的,但生死是自然的」,即便有許多的情緒在專注的創作狀態中依然會湧出,也依然會流淚,但下筆而輝的灑脫,就是他接納無常最平靜的祝福。
文字裡一言難盡的歷程,對於感受力極強的他來說,都彰顯了「生命之所以存在」的力道,原來那力道是渺小的命運永遠舞法掌握、人眼無法望見,卻扎實烙印在生命印記中。透過他暨抽離又宏觀的理性觀看,獻給了意識、經驗與記憶,最後再轉換到水墨的媒介中。許雨仁與創作的關係是在生活的片刻中慢慢塑形而成的,他就像原始的拓荒者,依賴著風情萬種的自然而生,也屈服著它的殘酷多變而活,他為文明注入一股原生的野性,也為野性開拓了文明的情懷,將個體與作品精神性視為一體而雙生再現的許雨仁,就是以實踐「活著」來回應創作。
活著
如果時間是美好的酵母,那醞釀至今近七十個年頭的生命,反而讓他現在盡量不去思考創造的問題,只是從未停止感受、從未停止嘗試打破認知的框架,因為物質的有限並不會侷限精神的再現,只是如何去找到適切的表達,如何讓意念隨純粹流轉,讓意境隨下筆而生。感受許雨仁的作品是清神的,但體悟更深一層的意境則需要花點時間品嘗,他的描繪始終是見象不見形,看似畫花、畫草、畫石頭,真正刻劃的是內心觀照的風景。身為人,世間一丁點微小的塵埃,乃至於風吹拂、光流動,如此感應著內在與萬物原始的力量,都是覺醒於「活著」的意義之一。隨著年歲的老去,身體亦有凋零的那天,其精神性只會越發強大的在他作品中述說。
小記:
回望過往,許雨仁說:「現在就剩一個心願,那就是再回到紐約創作。」當年停留在紐約還在思辨著許多想法,如今想帶著現在擁有的心境與身量再重新感受紐約,看看紐約能給創作上什麼樣的啟發。我們期待有那一天,有那麼一系列為紐約而畫的當代水墨。
這篇文章從去年到佳里拜訪許雨仁,又因合作「粉粉PIE———書畫水墨的未來」展覽陸續碰面了好幾次,每一次許雨仁都是不吝嗇的分享了許多故事與想法,也回答著所有疑問,聊天的過程更能感受到原來他的瀟灑與隨興是如此以敏銳的洞察力、極深刻思想厚度才堆疊而成。文字可以包裝、話語可以修飾、外表可以塑造,但一個人內心所能擁有的質量是最坦露無遺的,這都能在與他相處時深深感受得到,也能在他的作品中傳達,非常感謝許雨仁的信任並花了許多時間的促膝長談。若有機會,許雨仁的作品更是需要親臨,感受在筆觸之下最飽滿與坦然的力量。
《樹上長著白花》,1990,130x89cm,油畫、畫布 (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這是我去過最大的城市》,1990,89x130cm,油畫、畫布 (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一盆草》,1990,130.5x89cm,複合媒材 (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我的金字塔上的白花》,1993,160.5x80cm,油畫、畫布 (圖:新北市藝術家地圖)
《立在石堆的字畫像》,1989,130.5x97cm,油畫、畫布 (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粗筆系列之二十一》,2007,240x70cm,水墨、紙 (圖:采泥藝術)
《粗筆系列之二》,2007,53x234cm,水墨、紙 (圖:采泥藝術)
《彩墨系列之二》,2013,137.5x69.5cm,彩墨、紙 (圖:采泥藝術)
《彩墨系列之四六》,2017,122x71cm,彩墨、紙 (圖:采泥藝術)
上:《細筆系列之八》,2015,180x75cm,水墨、紙 (圖:采泥藝術)
下:《書墨系列之三十四》,2017,52.5x139.5cm,水墨、紙 (圖:采泥藝術)
2021.0130-0508展覽「粉粉派」位在藝非凡展廳二樓許雨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