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陳聖頌&張新丕  雙人展

林小溪


泥҉土҉有҉埋҉葬҉父҉親҉的҉香҉味҉҉

嫩҉葉҉有҉母҉親҉血҉汗҉的҉香҉味҉

_____ 節自 巫永福《泥土》


    在籌備這檔展覽的過程,時常在問自己「究竟該從什麼角度切入,能讓觀眾理解這兩位老師的作品?」,一位年輕時曾師從席德進與李仲生,後來到羅馬藝術學院習畫,並旅居當地十三年,一輩子做抽象藝術的 #陳聖頌(1954-);另一位則是選擇到巴黎藝術院就讀,後留在奧地利創作,一待便是十四個年頭,在半抽象與半具象之間表現的 #張新丕(1955-)。

    兩位繪畫風格不盡相同,背景倒是有許多相仿之處,都曾為了藝術而遠渡重洋,在異地長期耕耘,吸收不同文化的藝術養分,卻也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意識到何處才是真正滋養著生命的源頭,因此再次選擇飄洋過海,回到自己的家鄉,一塊被海洋包圍的島嶼——臺灣,更加深耕的潛心創作。

    原來,就在兩位藝術家對自己所生長的土地之深深眷戀中,找到了他們對繪畫的共同語言。

    這也是為什麼,展名以作家巫永福(1913-2008)的詩篇《泥土》為引子,在兩位藝術家風格不盡相同,卻有同一交集源頭——這塊養育他們生命的土地,拋出一個詩意的想像。如父親與母親、如前人辛勤彎腰所種下的,在泥土中茁壯生長,而發芽的嫩葉亦散發著馨香之氣,那是為後人帶來美好碩果的馨香之氣。這一切都在陳聖頌與張新丕對這片土片的見證與愛慕之中,如泥土般,孕育了各自創作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