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南新藝獎|象形不會意
「臺南新藝獎」自2013年開辦至今,以發掘「下一個藝術新星」為核心精神,與藝術博覽會以及臺南在地畫廊、展覽空間等民間單位合作,透過專業策展制度,讓當代藝術、藝文空間與城市交集,產生更多的對話與相互連結。
此次在藝非凡展出的藝術家為得獎藝術家呂如笙,以及邀請藝術家張秉正,同樣都是水墨媒材,但世代之間對這項媒材的詮釋非常不同,也都各自呈現了他們所處的時代其氛圍語境。
2021臺南新藝獎|象形不會意
「臺南新藝獎」自2013年開辦至今,以發掘「下一個藝術新星」為核心精神,與藝術博覽會以及臺南在地畫廊、展覽空間等民間單位合作,透過專業策展制度,讓當代藝術、藝文空間與城市交集,產生更多的對話與相互連結。
此次在藝非凡展出的藝術家為得獎藝術家呂如笙,以及邀請藝術家張秉正,同樣都是水墨媒材,但世代之間對這項媒材的詮釋非常不同,也都各自呈現了他們所處的時代其氛圍語境。
策展論述/吳介祥
「呂如笙和張秉正兩位藝術家都是從最紮實的繪畫技巧出發,以及低度喧譁的方式,將個體與大環境、社會的觀察和連結呈現出來。
呂如笙的作品是鏡像反射、倒影和建築結構的結晶化,被多重意義所切割、介入和反照,以鏡面自拍重組面貌模糊的自我。作品呈現都會的公共區域內佈滿人們的路徑、光亮的櫥窗映照著快速流動的城市節奏,每個人事物都是匿名者。
而經歷戒嚴到解嚴及民主化世代的張秉正,則從水墨的技法回探這個文化傳承的歷史脈絡,藉著行筆自在的技法,重塑檔案和新聞照片的歷史,並結合統治符號,重現民主化前,街景、市容、媒體報導和政治宣傳組合出來的視覺文化。在張秉正的作品中,市民、個人是被動的。
兩位藝術家皆從主體缺席出發,呈現了兩個世代與周遭環境不同的進退方式。」
● 藝 術 家 ●
呂如笙 LU, Lu-Sheng ▏2021臺南新藝獎得獎藝術家
「城市」對我而言是由文化、建築體、資訊和影像等多種元素交織而成,思考著如何呈現對城市的印象,最後我選擇以玻璃倒影作為主題。以玻璃的「反射性」和「透明性」來闡釋,「反射性」的概念來自於玻璃包容著不同物件的投射,經影像之間交疊、解構後又再創新影像打破原本之平衡,彷似夢境般體現了看得見卻道不出之狀態。「透明性」是欲表達如班雅明口中所描述角色:「漫遊者,雖然身處於都市文明與擁擠人群之中,卻又能以抽離者的姿態旁觀世事。」漫遊者,以一種漠然的態度面對城市,化透明成為創作時展現外在與內在間相互衝撞的情感,步行於城市裡思索著自我的存在,靜靜的隱身於繁忙的城市中等待…
張秉正 CHANG, Ping-Cheng ▏2021台南新藝獎邀請藝術家
張秉正的水墨創作,常遊走於傳統與實驗之間,既有文人詠嘆的美感,又有針貶時事的犀利。作品總在看似嚴肅沉鬱中,卻又透露著幽默荒誕的氣息。
1999年北美館「幽鬱的玩笑」裝置藝術個展主場作品「走狗.金剛.屁」展露的他笑看奔波權鬥、追逐名利的眾生群像,反映的是它嚴肅與玩笑同時並存的兩面性格,這樣的特質也持續在他的水墨創作中。
2010年「飛浮體」水墨個展,其中的「父系戲」主題,關照的是顛沛流離的父輩,透過戲劇性的象徵圖像和場景,隱喻國族集團與個人意志的糾結難明!
這次展出的主題「魂過成灰」,延續前作「父系戲」的主題,將「當逝仍未逝」的政治圖像,透過解讀的多義性,表現世代價值的變遷、衝突和對位。不僅深入地探視父輩在集體狂潮中的如戲人生,更捕捉了畫家自身的生命史,在時空流變、人間穿越的水墨痕跡。
策展人 吳介祥 Wu, Chieh-Hsiang
展覽座談
主 題 | 曾經 水墨日常中的記憶與偶現
與 談 人 | 白適銘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呂如笙 2021臺南新藝獎得獎藝術家 、 張秉正 2021臺南新藝獎邀請藝術家
時 間 | 2021.3.21(六) 14:30-16:00
∎ 開幕時間:2021.3.21(六) 14:00-16:00
∎ 藝術家導覽 呂如笙x張秉正 時間:2021.3.21(六) 14:00-16:00
台南新藝獎系列活動
新藝城市感官漫遊導覽活動
主 題 | 筆觸感官藝茶席
主 辦 | 俠客行文創 / 有時甘杯
時 間 | 2021.04.10(六) 14:00-17:00
展覽現場